香几
颐和园收藏的紫檀裹腿做攒罗锅枨方香几
古典家具香几与半桌相结合的器型--香桌
此桌名为黄花梨有束腰马蹄足壸门牙板香桌。它尺寸为长82.3厘米;宽61.6厘米;高81.6厘米。作为香桌,这尺寸较为常见,高濂《遵生八笺》中提及,这类香桌用于陈设赏石、盆栽、花瓶或香炉。香文化,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文化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。宋代之后,不仅佛家、道家、儒家提倡用香,它也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。文人雅士常以用香、亲手调制并与众友分享鉴赏品评为雅事。故而,香桌,香几从选料到工艺及造型上也颇为讲究。
上博藏品明黄花梨五足内卷霸王枨圆香几的前世今生
王世襄先生在《怀念梦家》一文中写道:“梦家买到一具明黄花梨五足圆香几,我爱极了。我说:‘你多少钱买的,加十倍让给我。’抱起来想夺门而出。梦家说:‘加一百倍也不行!’被他迎门拦住。”两位收藏界大师为一具香几你争我抢(自然也是闹着玩),梦家甚至做老鸡护小鸡状,该是多么可爱啊!
古典家具中的俏佳人圆香几
在很多诗词中,文人会把香融入自己的生活写照中。李清照曾在《醉花阴》中写道:“薄雾浓云愁永昼,瑞脑销金兽。 佳节又重阳,玉枕纱橱,半夜凉初透。 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 莫道不消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” 这里的瑞脑即龙脑香,金兽即兽形铜香炉。 有暗香盈袖,是指香浸透衣裙。或许她的轻愁,只有这悠悠香气中把酒黄昏才可聊以慰藉身心的孤寂之情。香,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
颐和园的裹腿罗锅枨素面方香几
颐和园藏有一款紫檀裹腿罗锅枨素面方香几,尺寸:长41cm;宽41cm;高85cm,上下俩面,攒边镶心,无穿带,素混面边抹下安牙条,裹腿做,细圆棍做成变体罗锅枨。罗锅枨与腿足交圈圆包圆,与几面下沿以攒框代替矮老,较之方材有束腰罗锅枨马蹄足那种,观赏的意趣甚多。
古典家具之几款圆香几
香几不论在室内或室外,多居中设置,无依无傍,面面宜人观赏。香几在清代以前十分流行,焚香本是中国古人祭祀仪式之一,到唐宋,已演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组成的一部分,从“焚香操琴”、“焚香沐浴”、“明窗净几、焚香其中”等词语中可看到古代贵族日常生活中香烟缭绕的景象,显示了古代汉族文人对绝俗优雅的生活情趣的追求,焚香置炉的香几成为庭室的必备家具就在情理之中了。不过香几有时也可他用。
裹腿罗锅枨素面方香几
颐和园藏有一款紫檀裹腿罗锅枨素面方香几,尺寸:长41cm;宽41cm;高85cm,上下俩面,攒边镶心,无穿带,素混面边抹下安牙条,裹腿做,细圆棍做成变体罗锅枨。罗锅枨与腿足交圈圆包圆,与几面下沿以攒框代替矮老,较之方材有束腰罗锅枨马蹄足那种,观赏的意趣甚多。